2017-08-27 来源: 成都地调中心矿产资源室 作者:吴建阳
近日,为落实二级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加强项目技术难题的联合攻关,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二级项目“冈底斯-喜马拉雅铜矿资源基地调查”在西藏山南市召开了西藏造山带混杂岩填图方法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二级项目负责人李光明研究员主持,在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从事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西藏、甘肃等省区地勘单位的60余位技术骨干和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西藏山南市的加查-泽当一带的雅鲁藏布江沿岸发育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最为典型和规模最为宏大的混杂岩带,是探索重建新特提斯洋板块地层系统和总结造山带混杂岩填图方法的理想地区。为统一思想和认识,会议首先邀请长期从事造山带混杂岩地区填图及科研工作的潘桂堂研究员、张克信教授、朱同兴研究员、韩芳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就造山带混杂岩区的地质填图方法、俯冲增生杂岩带的填图实践以及消减杂岩带的识别与洋板块地层重建的理论、造山带混杂岩填图方法技术指南编制的初步思考等进行了交流,随后在野外就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洋板块地层系统理论,开展增生杂岩带的混杂岩填图工作,总结有效地填图工作方法等进行了现场的指导和交流。
通过专家的理论培训和现场指导,参会代表认识到造山带混杂岩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应以洋板块地层系统理论为指导,从正确认识混杂岩带中不同岩片中的“基质”和“岩块”的特征、组合和空间关系等入手,分析研究各“基质”和“岩块”的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和构造变形征,从而恢复与重建洋板块地层系统。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针对性强,内容丰富,时机把握及时,效果良好,对总结造山带混杂岩填图方法,指导西藏混杂岩填图工作,实现青藏高原特提斯演化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