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地勘动态

扎实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矿山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工作

2023-09-19   来源: 地质二队

近日,由西藏地勘局地质二队牵头,成都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共同参与的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矿山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XZ202201ZY0003G)已完成华泰龙矿区野外试验基地的建设。该项目旨在研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矿山生态修复与重建关键技术,构建相关理论和方法体系,总结高原高寒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模式,为增强高原高寒区生态稳定性,推进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新格局提供理论支持。

9月13日,重点研发项目成员前往华泰龙矿山野外试验基地,对正在开展的生态修复试验进行了现场实地观测工作。华泰龙矿区野外试验基地占地面积350 m2,海拔高度4560 m。试验基地内设置了63个2m×2m样地和88个1m×1m样地,本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探究如何在高海拔矿区将植物种活、种好,通过对比试验结果,期望能够筛选出最为有效的种植方法。

在土壤层重构方面,选择了矿山周边的白土作为覆土材料。在覆盖土壤后,开始了植物的种植工作。本次试验充分考虑了当地环境的特点,选取了披碱草、高羊茅、老芒麦草本植物,以及江孜沙棘和绢毛蔷薇等灌木。为了评估不同措施对于植被生长的影响,共计提出10种处理方案。在试验中设置了低量和高量两种生物炭施用方案试验还采用了绿色无纺布加黑色地膜的组合处理方式,以保持土壤的水分和温度。其他的六组处理是羊粪、生物炭(低量和高量)和地膜的不同组合方案。试验区域被划分为大的子区,每个子区尺寸为2m×2m,前三排主要用于撒播披碱草,而后三排则主要进行沙棘的移植。此外,还设置了小的子区,尺寸为1m×1m,采用了种子丸衣的方式进行播种。种子丸衣制作是将种子与草炭土、保水剂以及粘合剂均匀混合,并将其制成丸子状,以提高种子的发芽效率。

项目组下一步科研工作主要是:一是定期监测植被生长状况,深入地了解不同措施对植被的影响;二是定期采集土壤,分析土壤相关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三是要加强科研与矿山生态修复实践相结合,将科学理论和实验成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以有效解决实际矿山生态修复的难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矿山环境保护提供相关依据



上一篇:狠抓安全环保 确保质量进度 促进生产发展

下一篇:“双随机、一公开”助推2023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监督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