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当前位置: 首页>地质科普>地勘风采

强化科技赋能 助力防灾减灾

2024-07-17   来源: 区调队 王燕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形复杂,包括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喜马拉雅山等四个不同地形区域。这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西藏面临着多种地质灾害风险,主要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呈点多面广、危害大、突发性强的特点。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区党委、政府和区自然资源厅关于防灾减灾工作部署、要求,紧跟防灾减灾工作形势,着力推动地质灾害防范模式由“人防”向“人防+技防”转变,区调队自2021年以来,主要承担山南市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项目,覆盖山南市12个县(区),布设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实验点277处,安装监测设备点位1400多个,并成功预警1处灾害点,紧急撤离沟道两侧群众15人,管制交通等措施,因及时预警并提前转移避让,未造成人员伤亡,避免经济损失300万元。本次成功预警,体现近几年开展监测预警项目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有力提升了山南市基层地灾临灾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人防”和“技防”共同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2024年区调队将继续实施山南市12个县(区)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项目,布设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实验点192处,安装监测设备点位1116个,届时山南市全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监测预警是作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通过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项目的实施,一是鉴定和预测地质灾害。地灾防治被装上“千里眼”“顺风耳”等“黑科技”,实现了全天候在线自动化监测,提前预警,很大程度上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了解灾害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监测预警项目通过风险监测、信息收集、分析预警、联动处置,构成多层次、多方面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提高对各种风险和灾害的预测和应对能力;三是做到了精准预警。从选点到定点,实现靶向发布精准化,进一步筑牢安全避险“屏障”;四是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地质资源。监测预警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向好发展,在保护地质环境前提下,推动地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五是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灾害防范意识。通过预警信息的发布和灾害风险的评估,可以增强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培养人们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一步,区调队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助力科学防灾减灾,以现代科技赋能,为自治区安全应急产业协同发展作出地质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退役不退志 换装不换心

下一篇:拉萨野外工作站开展“安全生产月”野外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