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5 来源: 西藏商报 作者:习淑祎 郭翠雯
他们看过更加壮丽的风景,经历过常人无法体会的困难
西藏的地热资源到底有多少?西藏的地热资源分布到底有多广阔?或许普通市民对这些问题都是陌生的,但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的成员们却了如指掌,毕竟,他们为了地热资源几乎走遍了西藏。
在勘察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很多常人看不到的美景,也经历了很多常人无法体会的困难。
膝盖损伤、日光过敏,对于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的成员们来说,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光荣的40年 他们一直在路上
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始建于1976年,是我国唯一从事高温地热勘探的地勘单位,成立四十多年来,地质找矿及勘察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在职高级工程师30名,工程师46名及大量的技术人员,曾获得过“功勋地质队”荣誉称号。基本形成了以地质矿产勘察与开发为主业,承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监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勘察设计与防治,开展地热、石油、水井、公路、桥涵勘施工,以及地质化验、测井测试、机械修理、汽车运输、物质供销、技术咨询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美丽的羊八井
自建队以来,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勘察完成了西藏当雄县羊八井地热田资源详查、西藏当雄县羊易地热田勘探、西藏那曲县那曲地热田普查、西藏地热资源区划、云南省洱源县牛街地热田地热资源普查报告、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西藏昂仁县搭格架地热间歇喷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与总体规划、西藏错那县地热利用中的突出环境问题研究、西藏青藏铁路沿线高温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等地热相关工作。
近年来,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又完成了一系列固体矿产勘察工作包括西藏普兰县马攸木砂金矿(大型)详查、西藏昌都县拉诺玛铅锌矿(大型)详查、西藏墨竹工卡县邦浦钼铜矿(超大型)详查等大量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同时在公益性基础数据调查中几乎完成了覆盖全区的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为西藏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40年的历程,让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成为一只具有光荣传统、具有“老西藏精神”、敢于打硬仗的队伍。
不负初心 每次看到井喷都像第一次看到
为了了解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的工作,记者采访了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总工程师胡先才。从1987年7月份,胡先才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工作,到现在已经快30个年头了。
记者第一次见到胡先才时,他刚结束之前的休假回到拉萨,正在和同事们整理手头的工作。胡先才回忆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下去勘察还得靠马拉行李,很多地方还没有公路,条件远远不如现在。”
因为工作的需要,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的队员们经常要到各个地区进行勘察。“现在,西藏70多个县里只剩下3个县没有去过了。”胡先才仔细数了数,对记者说道。而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有些事情还是让他记忆犹新。
“那大概是2000年前后的事儿,我和一个同事从索县出发,要去那曲勘察。那个时候路很烂,汽车前轮的几个螺丝都颠松了,刚出发没多久车子就坏在路边。然后我们两个人搭了一辆大货车,坐在后斗里一路颠到了那曲,都第二天凌晨2点多了。”胡先才对记者说道,“两个人一天没吃东西,看到有家火锅店还开着门,可是进去一看,人家也打烊了,服务员在那里吃饭。然后我们跟老板一通商量,才煮了个罐头加了点菜吃。等第二天天一亮,又去买修车零件,赶回车子坏的地方。”
这一个来回就折腾了两天,而这对于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的队员们来说,都是在野外勘察过程中时常要处理的困难。
虽然在勘察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但是每次成功井喷的时候,队员们都激动的不得了。“随着仪器上的温度逐渐升高,大家就会越来越兴奋。感觉每一次井喷都跟第一次看到似的。”胡先才笑着告诉记者。
困难和伤痛 成为一枚闪亮的勋章
长期的野外工作对于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的队员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干我们这行的,经常要往外面跑。每年5月份就下去了,11月份才能回来。上山下水是常有的事儿,肯定对身体有影响。”说着,胡先才指指自己的膝盖,“现在,每次下山的时候腿都特别疼,感觉随时支撑不住就要摔跟头。”
除了对关节的损伤,日光曝晒也使得很多勘察人员出现日光过敏的情况,胡先才也不例外。“西藏的阳光好,可是总晒着也受不了啊!”胡先才笑着告诉记者。每次出去勘察的时候,队员们都是全副武装,但还是会晒掉一层皮,也只能等皮肤慢慢长出来。久而久之,这也变成了一种“习惯”。
“我们这个工作吧,离不开一线。毕竟自己亲眼看到的,和看别人记录的资料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胡先才和同事们一起下去勘察时,还要随时记录。等回到营地里,还要互相换着笔记看,然后再一起讨论。胡先才说:“为了地热走了这么久,突然停下的话,还是会不舍得的。”
对于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来说,胡先才只是其中的一员。每一个在西藏自治区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工作过的人,对这里都会有一种难舍的情感。而那些曾经因勘察而承受的病痛,对于每一个队员来说,都是一枚闪亮的勋章。
■相关链接
据了解,地热能资源是指能够经济地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具有清洁、环保、利用系数高等特点。据国土资源部2015年研究成果,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折合3.43亿吨标煤/年,开发利用后可满足该地区80%的供暖需求,可实现减排CO2 8.18亿吨/年。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调查评价结果,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折合标准煤95亿吨,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我国地热资源类型多、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大。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天津和河北地热供暖、北京等地的疗养与旅游,经过40多年的开发利用相关技术已日趋成熟。
针对目前地热开发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专家建议国家应牵头组织地热资源勘察,摸清资源家底。同时建立准入制度及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制度。新建和改造项目优先使用地热资源,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为载体,创新地热资源开发模式,确保地热资源开发的优质、高效、可持续性。一方面明确地热供热价格高于化石能源供热价格,国家相关部门制定针对利用地热替代化石能源供热(制冷)的补贴政策, 以热量(冷量)为单位进行一定的补贴;另一方面,参照居民用电价格给予地热能供暖项目优惠电价。